南極洲是一塊未經開發(fā)的資源寶地,每個都可以在南極洲進行自由科考。中國在很多年前已經在南極洲建立科考站,近期,中國南極機場即將開建。
我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隊員將于11月2日搭乘“雪龍”號前往南極。本次考察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在距離南極中山站28公里的冰蓋上,建設我國個南極機場。
作為“先遣部隊”,如果一切順利,“雪鷹601”將在北京時間28日15點左右抵達南極中山站。這是“雪鷹601”第4次參加中國南極考察。
作為我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,“雪鷹601”可搭載多種科學觀測設備,巡航速度380公里/小時,航程3440公里。
上圖中標記的紅色線是飛機轉場到達中山站的路線,從南極半島區(qū)域的羅斯拉站(英國)進入南極,由羅斯拉站到聯(lián)合冰川機場(屬于NGO非政府組織的機場),然后轉場到南極點,轉至中山站。
與傳統(tǒng)的搭乘“雪龍”號出入中山站相比,“雪鷹601”號為我國快速運輸、應急救援和科學調查等極地考察活動提供了堅實保障。
在業(yè)內人士看來,其難度并不亞于建設一座考察站。
首先是位置特殊。備選位置位于冰蓋。冰蓋好比蓋在南極大陸上的一床“被子”,但它是運動的。要建機場,首先要找到冰蓋運動比較均一、運動幅度小的地方。為解決這個問題,一年前我國已在備選地址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冰流場觀測。
其次,冰蓋上覆蓋的幾十米厚的松軟積雪無法滿足起降要求,需要對積雪進行“改造”。改造流程大概是這樣的:先用雪鏟、吹雪機對積雪進行初步處理,然后用壓雪機壓實,再輔以雪犁,將積雪變成摩擦力大的粒雪表面。如此反復,難度可想而知。
與國內機場相比,計劃建造的這個機場規(guī)模不算大。但它對系統(tǒng)導航、通訊系統(tǒng)、氣象保障系統(tǒng)的要求并不低。比如為解決氣象保障問題,3年前,我國已在備選位置架設自動氣象觀測站,積累氣象相關信息。
在業(yè)內人士看來,作為南極科考大國,我國必須確保自主開展南極活動的后勤保障能力,正因如此,新機場建設意義重大:它連接著我國南極戰(zhàn)略需求、科考需求,也能為我國在南極擁有空域管理發(fā)言權提供必要條件。
新機場的建設,意味著我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“雪鷹601”將擁有南極母港機場,將為我國熟悉南極機場運行體系、構建南極航空網體系、未來我國大型飛機以及多架飛機機隊運行提供保障。